很多家长会给我说:“老师,我说的他不听,你在学校好好治他,不行就揍他,我坚决支持!”我真想说,亲爱的家长呦,不是我治他,是他把老师“治”了。——一个小事
接触正面管教有三年了,读了几本书,做了一些事,有了一些感悟。
正面管教是一种观点。作者简·尼尔森主要靠《正面管教》这一套书来详细介绍,有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家庭里的正面管教,有0-3岁的正面管教,有6-12岁的,等等。书中充满民主气息,主张和平商议,沉浸式体验,自我反思,有理论有例子,提出最大的原则是“坚定而和善”。
不得不说,这个观点给我很大帮助。读完第一本书的时候,我持续了一个月没有对我儿子(4岁)发脾气,连很严厉的语气都没有,在交谈中就把问题解决了。我儿子习惯了这种方式,和我的交谈也用“咱们这么办吧”、“要不这么安排”、“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我渐渐感觉到家庭氛围良好,自己有了一个“听话”的孩子。这就是这个观点给我带来的极大改变。
很多家庭总会有一个操持一切的妈妈,我真心觉得中国的女人非常伟大。久而久之,两个人的育儿责任压倒一个妈妈身上,更别提二胎、三胎了。大多数妈妈也要去参与社会工作,妈妈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中国的爸爸在育儿方面确实有所缺失,但好的方面是很多的爸爸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更有一大撮儿的爸爸开始去实践了。正面管教,必须摆正爸爸在家中的地位、责任,才能在家庭中实现民主。可是,妈妈们总说:“他爸爸不管啊,我很累啊。”如果你在和爸爸详细的、有条理的、心平气和的商谈(可以单独吃个饭)之后,仍是没有什么效果,我劝妈妈们开始进行下面的改变。
活出自己,管好自己,改变自己。有位妈妈近期遇到了很多打击,孩子的表现也很不好,老师把她叫到学校去。老师发现了妈妈的状态很不好。大家说,是着手解决孩子的不好表现呢?还是先改变自己?我认为是改变自己。都知道妈妈是一个家的晴雨表,所以妈妈必须活成定海神针。日子总要过,孩子总要吃饭穿衣去上学,不能耽误滴。所以,妈妈先改变的必须是自己,才能用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影响到孩子,不然孩子的心理也跟着“受罪”。改变心情的方式很多,买一件相中的衣服或者包包,带着孩子或不带着孩子去看场电影,每天坚持一个人散步或者其他独处方式三十分钟,当然也可以读书。最最重要的是,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就是什么人、什么事情也不能影响我的好心情!这样即使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来消耗你,你也不至于“鸡飞狗跳”,因为你是定海神针。
可能到这个时候,有的妈妈会跳起来说,老师啊不行啊,我还是做不到啊。我再教你一招:降低标准。人家孩子学钢琴,你也逼着孩子学;人家老公家务全包,你也逼着老公干家务;人家生了二胎,你也要生。这么下去,你会把自己消耗光。你还是定海神针,你有自己的思考,在无法“跳跳脚摘桃子”的时候就要降低标准,因为提高一点点标准,会带来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我不确定你能不能吃得消。孩子比原来有进步就行啊,孩子最近写字认真了就行啊,孩子突然有个小进步就行啊。这样,你每天都被小快乐包围,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你看,你还是要改变自己,因为改变别人很难,不如降低标准,先对自己“下手”,你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做课程,会让学生写绘一些作品,以前学生做的不好我会生气:这么简单都不行?不过现在我会想,应该是当老师的没说清楚,这样我就瞬间改变了自己,没写好的学生,我再把他们叫过来“面授”一下,再去改就好了。
再举一个例子,班里有个小调皮,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爸爸打、妈妈哭。我就观察啊,琢磨啊,这小家伙吃哪一套呢?几天以后,我发现应该是“顺毛驴”,但也要有点严厉。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办法。首先,我接受他写不完作业、落下很多课时的现实,降低标准,写不完拉倒。我先从最简单的入手:让他稳住。上课他从来不听,我就让他画画(他喜欢画画)。我给他命题,画个口风琴、画个非洲鼓,要不就给他个简笔画,让他照着画。画完了还要就夸他,这里这里画得好,这里细节很棒。过了这么一个星期,上课是稳住了,我就从我的课上开始入手,只要他举手,我就叫他回答,说的不好我也给他原过去,使劲儿夸他。我还跟他说,只要你写书法作品,我就给你优等,只要你写。我还把他的写绘作品张贴到作品墙上。这些动作极大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
接下来,他开始在其他课上也回答问题了(回答问题是认真听课的重要标志)。由于课程的原因,什么学科我都会在班里盯班,我就把他弄到我身边,挨着我。他一回答问题,我就冲他竖大拇指。就这样一个周,基本解决了上课稳住听讲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倒退出现,不过惩罚措施就是找2个监督员到操场陪他跑米(他比较认同这种方式)。作业的问题采取的是第一周坚持在课后延时的时候完成一项(在家不写),接着是二项、三项,到最后基本解决了所有作业。期中考试语数英全部及格。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告诉妈妈们和老师们,没有管不了的学生,只要你还喜欢他,还能发现他的闪光点,你就一定能和他一起,把问题打败。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把他打败。从最低标准开始,从“幼儿园”的要求开始,你会发现,孩子进步神速。
在和“小调皮”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也在进步,我不断地总结、思考,改变策略,改变自己。我总是对自己说,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容许倒退、积极看到小进步。而且我也没有认为从此以后他就好了,肯定会有反复的,所以要把标准降下来,不能让自己太累。
再来更加仔细地说说改变自己。这个方法无论妈妈还是老师都适用。我这个人脾气大,但我知道这不对,我得改,我很讨厌自己“疯婆子”的样子(所以我的目标是不发火)。我慢慢摸索到一条路就是和善而坚定。我希望我班的男孩儒雅、女生优雅,都能做君子。诵读课,我们会讲《论语》,但《论语》这个东西,小孩听不懂,我就给他们讲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我就说你爸爸开车的时候,遇到别人插队会不会说不好听的话,孩子一个个马上进入情境“对对,我爸爸就这样”“我爸也是,上次都要去揍他”,我说这个时候你爸就“念恶”了,你这个时候就该给你爸说:“爸爸,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不要破坏我们的好心情。”再比如,讲“归与!归与!吾*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我就说人要做到自己去节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到“君子”,如果有小朋友上课睡觉,下课打闹,我就要说你“不知所以裁之”。用《论语》来训诫学生,效果还不错。我时常问做错了事的学生,你这样做是君子的行为吗?学生《论语》听多了,也知道什么是君子行为了,会慢慢自省。
管住自己,不发脾气,孩子出了错就问他,让他反思这是好办法。我看见有的孩子桌子乱,我就问问他:“你满意你的桌子面吗?”他马上就收拾。问的多了,他自己就看自己乱糟糟的桌子面不舒服了。上课我就问:“你准备好所需物品了吗?”下课了我就问:“你要怎么做保持空间整洁?”课上纪律乱了,我就不说话,停下来站到“班级公约”前面,问:“怎么做才是真的在听呢?”说多了,比直接发火或者提醒,更能激发学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更有一种办法也很实用。比如班里同学说话,这个时候有的老师会说:“别说话了!”一般不管用,我会说:“孩子,专注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的“火气”,学生反而更能静下心来,把嘴闭上,用脑子做事。
人生那么多乌七八糟,可人生还有那么多欢愉,常常劝自己——坚持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