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馆蕨类植物展,将游客置身于植物进化的时空长河中,展现蕨类植物的妙趣横生。
以榕树支柱根下具有原始形态的蕨类植物群落为起点,叶片斑斓的各类蕨类植物在青果榕广场给予游客以强烈的视觉体验。穿行锦屏时空廊,原始而奇妙的蕨类植物,与走在进化前端的兰花、锦屏藤组合,感受进化的魅力。“生命总会打破枷锁”。弥勒树旁干旱条件下生长的蕨类,展现出了生命的倔强。驻足于亿年足迹区,穿越到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统治地球的时刻,与侏罗纪相遇,领悟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发·蕨
“发·蕨”是蕨之旅的开始,发现蕨,找到蕨,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该景点以原始蕨类为主要元素,包括木贼(Equisetumhyemale)、问荆(Equisetumarvense)、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垫状卷柏(Selaginellapulvinata)等,都是蕨类植物中的原始类群。未来,这里还将陆续增加石松科、松叶蕨科、瓶尔小草科等原始蕨类植物。
在景点的视觉设计上,以一丛丛直立的木贼、问荆,结合旁边筒状的黄瓶子草(Sarraceniaflava),呼应这里的主景:气生根、支柱根,整个区域以竖线条为主,突出主景的高大挺拔。
蕨·色
“蕨·色”代表着颜色、形色、角色。蕨类植物在大家印象中,都是生长在阴暗的林下、一片绿色,毫无变化。其实,蕨类的绿也绿的不同,深绿、浅绿、亮绿、灰绿……都是绿色,但绿的千姿百态各有不同。除了绿,其实蕨类还有很多颜色。如狗脊(Woodwardiajaponica)的新叶是红色的,日本凤尾蕨(Pterisnipponica)的叶是银灰色,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有着金色的鳞片等等。在人们的不断培育下,蕨类植物也有很多异色叶及花叶的品种,如蓝星水龙骨(PolypodiumaureumBlueStar)突出了蓝绿色,‘彩色’日本蹄盖蕨(AthyriumniponicumPictum)也叫画蕨,有着迷幻般的银灰色;虎斑肾蕨(NephrolepisexaltataTigerFern)有着金色的斑锦,花叶鸟巢蕨(Aspleniumnidus[VariegatedForm])有着白色的条纹等等。这些颜色各异的蕨类植物,组成了“蕨·色”。
在这个地方,蕨类与石头、蕨类与树木、蕨类与溪流,互相交织在一起,让人们不禁思考,蕨类在这亿万年间,到底在自然界间扮演了什么角色。
蕨·起
“蕨·起”,是蕨类的起伏变化,高低错落。蕨类其实很多是附生在树干及树冠上的,是热带雨林“空中花园”的衬托。在植物馆廊架上,各种附生蕨类植物悬垂而下,仿佛走在一个由植物组成的瀑布之中。鸟巢蕨(Aspleniumnidus)、长叶肾蕨(Nephrolepisbiserrata)、槲蕨(Drynariaroosii)、兔脚蕨(Humatagriffithiana)、马尾杉(Phlegmariurusphlegmaria)等植物高低起伏,甚至你不得不躲开长叶肾蕨如根系般的横走茎绕着走。
蕨·境
“蕨·境”,展示了蕨类植物中生长在特殊生境的一类:旱生蕨类。喜欢湿润阴暗环境的蕨类植物,为了在干旱的绝境中生存,进化出了耐旱的本领。其中尤以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最为突出。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在干旱的情况下,卷柏的枝叶全部卷曲收缩,变成拳头状,叶子也变得看起来枯黄一片,就像死了一样。然而只要一下雨,卷柏的枝叶又会迅速重新展开,因此称为九死还魂草。还有如紫萁(Osmundajaponica)、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蜈蚣凤尾蕨(Pterisvittata)等,都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甚至能够大面积覆盖阳面干旱荒坡。
“蕨·境”的位置处于“亿年足迹区”(湿生蕨类植物)和“变身大法区”(旱生植物)之间,因此选取旱生的蕨类植物,作为截然不同两种生境之间的过渡带。
在这场蕨之旅中,我们发现蕨、认识蕨、了解蕨、欣赏蕨。蕨类植物经过亿万年时间,见证了恐龙的兴衰,现今仍有种类繁多的蕨类生存下来,是植物进化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