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养命以应天,养性以应人,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李克强总理在她获奖后发的贺信中说,这“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屠呦呦披露,她和她的团队之所以能够成功提取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的“青蒿素”,灵感来源于诞生在东晋的一本著名医典《肘后备急方》,这本书的作者葛洪,正是地地道道的镇江句容人。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葛洪,东晋杰出的思想家、道家理论家、医学家,除《肘后备急方》外,他还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服食方》《服食方》《玉函煎方》等。他是中医学不少新领域的开拓者,在临床急症医学也有突出贡献,中药葛根命名因他而来。甚至他的炼丹术,后来辗转传至西欧,也成了西方化学制药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杏林春暖、橘井泉香。镇江古称“宜”地,有多年历史,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杏林人物名家辈出,自晋朝句容人葛洪《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著作见于史籍起,至现代著名医史学家陈邦贤及其所著的我国第一部《中国医学史》,历代均不乏名医、名家、名著——葛洪创立的医药学经宋许叔微、明王肯堂绵延到晚晴时期兴起了孟河医派以及镇江大港的沙氏、城区的陈氏,造福于镇江及周边民众;葛洪在句容发现了一种植物根茎--可与“北人参”齐名的“南葛根”,现代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花还能解酒*;在葛洪之后约年,南朝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不仅将收录的中药扩大到种,还开创了被《本草纲目》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北宋沈括和苏轼合璧撰写的《苏沈良方》,“以经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北宋苏颂的《图经本草》是“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图谱性本草著作;明朝宁源的《食鉴本草》是中国早期药食两用本草的代表作;民国时期有汇通中西医、融合寒温两派的代表人物、善用虫类药治顽固慢性病的章次公,新中国成立后有开创“内科六法”的王渭川、擅长疑难杂症的张泽生、国内风湿病第一人朱良春等国医和大师……老药工季龙宝挖到的南沙参丘陵绵延起伏,江河纵横交织,四季分明。独特的山水优势也孕育了镇江丰富的中药资源。据-年的镇江中药资源普查记录,镇江境内共普查到种中药资源,其中植物类是多种,全国规定重点调查的种中药材,镇江有生产和分布的就有种。其中,闻名全国的有茅苍术、灵芝、太保*精、禹余粮、远志和华阳石脑、磁铁石等。老药农车扣宝带着中药爱好者上山寻药《本草纲目》收载的多种药材中,仅茅山一地,就有多种。从地理上看,从南到北,有丹阳胡桥的葛仙米,珥陵的穿心莲,陵口的浙贝母,山区的土茯苓,城区的夜来香;句容天王瓦屋山的玉竹,元巷的花杆南星,磨盘山的金蝉花,茅山的茅苍术,仑山的苏贝母,高骊山的明*参,亭子的囊丝*精,武岐山的直立百部,空青山的萱草,下蜀的细柱五加;从东到西,有扬中的蒲*、泽兰、绿叶萍,大港圌山的卷柏,*墟马迹山的蔓生百部,簸箕山的淡叶当归,横山凹中的龙胆,南山的刘寄奴,丹徒十里长山的石菖蒲,高新区五州山的白及,高资香山的丹参,巢凰山的直立百部,天王山的桔梗,南朝顶的太子参,凉帽山的重楼(七叶一枝花),宝华山的列当……开花的太子参如今踪迹难觅的七叶一枝花在镇江与中医药有关的故事同样精彩纷呈。传说中许仙与白娘子在镇江开的“保和堂”就是药铺,白娘子在端午日喝雄*酒后现出“白蛇”真身,引发了后续盗仙草、水漫金山等仙佛斗法故事;刘裕在南山先斩伤巨蟒,后从药童手中获取了让他赢得将士*心、开创刘宋一朝的疗伤金药刘寄奴草。在陆运和河运为主的时代,镇江凭借自身的丰富出产和交通优势,曾经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早在多年前就是南北药材集散贸易中心。老城区的打索街在民国时期就是药材一条街,路两边的药材行,不仅规模大,而且资金雄厚;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镇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才基础,江苏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把全省唯一的中药材培植基地设在了镇江东门外。镇江药产业同样发达,名扬全国各地。镇江现存最老的药店是唐老一正斋膏药老字号,创自康熙初年,系唐姓以家传秘方,制成能治筋骨疼痛的膏药,产品销往北方五省和南洋等地。镇江老存仁堂创始于年的同治末年,系余姚大族许道生所建,前身为诚仁堂施药局,以施药济民,后改名存仁堂药号。年即光绪四年,镇江成为进出口贸易中心的新兴商埠后,增设*义兴、程恒春、张万春、怀记(后改为公济)等药号,国药业昌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药材公司的建立,镇江中药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如今,镇江常年生产的中成药有金山牌镇江膏药,牌胃药,玉屏风胶囊以及长春益寿膏等,驰销全国各地。作为江苏省主要药材产区之一,镇江在省内中药材研究、开发、利用和生产等方面地位突出。位于大市口、创自康熙初年的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天人合一,燮理阴阳,岁月积累,镇江中医药源脉流长。本报特开设《走进镇江中医药》专栏,让我们共同拥抱璀璨的镇江中医药文化,与镇江中医药人一起秉火追光、溯流而上,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如约而至
转自镇江品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