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青苔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需要吃什么药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3327.html
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提到:苔字在《周礼》中作菭,生水傍,水土之润气所生,故曰水衣也。生墙曰垣衣。苔古体为,从其形象来看,苔字从草,从水。故其本来带有水土之朗润气质,加之其生于山水清幽之处,因此苔字别有一番清趣与风骨。

据《本草纲目》记述,青苔亦别名地衣,陟厘或者卷柏。其性味苦,冷,微*,是一味强胃气的良药。苔虽匍匐于地,但有别名为“掬天”、“仰天”。由此可见,其性也旷达,亦别有一番疏狂的气度和胸怀。余独爱苔之清韵,幽贞,古淡,简疏。

青苔的流行,始于唐代。唐文学作品中时见对青苔的描述,其中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及刘禹锡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朝的诗人以及农学家陆龟蒙甚至还写了《苔赋》:“高有瓦苔,卑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厘”。

不过在文学中,青苔向来都是作为默默的陪伴者而存在,虽无飞红之鲜妍,亦无众芳之馥郁,却自然有一股清运灵动之气。因其生长在人迹罕至,幽山深谷之间,故天生带有一种淡薄,清灵的韵味。青苔满地,人迹稀。这正好符合了高人逸士幽居独处的要求。青苔生户牖,萝径无来踪。竹影潇潇雨濛濛,隐者独自闲卧芭蕉窗,心净意歇无一事,梦里青苔亦知己。青苔与隐逸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隐逸文化古已有之,从许由、巢父到陶渊明、寒山、拾得以及王维等山林高人到数不胜数的无名逸士。至近现代,有终南山隐士不胜枚举者。在莽荒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林之士若空谷幽兰般独自芳菲独自谢。隐者不知岁月长短: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时光在指尖流逝,留下璀璨之光,期间多种幽趣却不足为外人道。正所谓: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从古至今,华夏儿女似乎对隐逸有种天然的向往。尤其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久居城市樊笼之中,在无数的欲望中颠沛流离,心累久已。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山林幽居仍是大多数人心底一个晶莹剔透的梦。而今,一向年光有限身,藉着这清灵、古淡的青苔吾辈尚可享得片刻的清安与自在。斗室内,一方青苔净吾心,愿与长天共渺!

随文附上自创短诗一首:

秋深烟霭绿,

林涧苔滋雨。

白石生碧心,

缱绻遗世虑。

——素隐.青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